上半年,唐山市市場監管局立足工作職責,堅持商標注冊+標準+認證+檢驗檢測+知識產權保護,“一條鏈”推動農產品品牌建設。
引導農業龍頭企業、利稅大戶強化馳名商標保護,全市涉農馳名商標達到10件,“遷西板栗”2020年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達到26.40億元。聯合相關部門,選擇具備產業品牌化基礎的蔬菜、水產品等重點產業,實施公共品牌提升行動。樂亭韭菜、樂亭草莓、樂亭大櫻桃成功獲批地理標志證明商標,全市總數達到36件,位居全省第二位。積極幫扶遷西栗蘑完善地理標志保護申請材料,新增地理標志保護產品1件,總數達到6件。加強農產品領域知識產權執法,開展商標專利、地理標志保護等專項執法檢查活動,嚴厲打擊侵權假冒違法行為。今年以來,累計開展執法檢查689人次,查處涉農知識產權案件2起,罰沒款3萬元。
組織征集省級、市級地方標準項目計劃,共組織報送19項農業類省級地方標準項目,征集33項農業類市級地方標準項目。截至目前,全市共主持制修訂省級地方標準195項,市級地方標準447項,著力促進標準化輻射到農業各個領域。聚焦唐山市各地特色農產品,通過培訓等方式,加大培育發展團體標準力度,目前唐山市各農產品協會等社會團體已發布唐山大米、遷西板栗、樂亭海參、灤南海米等18項農業領域團體標準,有力帶動了區域農業創新發展。深化農業、農產品服務業等標準化示范試點建設。積極推動國家花鄉果巷一二三產融合標準化示范區建設,帶動休閑農業與旅游服務、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等領域實現標準化建設,推進農業一產向二、三產業自然延伸,實現一二三產融合。目前,示范項目綜合收益達到600萬元,輻射帶動了周邊村餐飲住宿業繁榮發展,增加了10家精品民宿和20個農家樂,所屬2個村榮獲省級生態文明村。積極推動第三批農村綜合改革國家標準化試點項目建設,構建標準化管理方式與農業社會化服務有機結合模式,完善農業生產、農產品流通、農產品質量監管、農業金融保險服務全程標準化管理。累計實現土地托管面積達14.1萬畝,土地入股面積3.6萬畝,服務農戶達1.8萬戶,為農戶增收3000余萬元。
借助國家和省脫貧攻堅、生態文明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重大政策支持發展有機產業,組織44家有機產品獲證企業召開認證推進會,逐一簽署有機產品認證承諾,保持生態、改善品質。強化認證監管,維護認證公信力,保證有機農產品生產標準科學先進、生產過程嚴謹規范,確保良好的聲譽和口碑。目前,全市植物類證書44張、加工類證書27張,水產類證書2張。認證基地面積9453.14公頃,產品面積5820.13公頃,年產量36586.67噸,年產值2.6億元,形成了北部山區板栗、核桃、雜糧,南部沿海地區水稻種植為特色的有機產業格局。有機產品認證已涵蓋了種植、養殖、水產、加工等產業,形成生產、加工、運輸、倉儲、流通環節的有機產業鏈條。(記者志遠)